阿里國際站濮陽開班賦能產業(yè)帶 祥龍石油借力數字化平臺加速出海
2025年4月25日 濮陽訊 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,中國石油裝備制造企業(yè)正通過數字化平臺開辟國際市場新通路。
今日,阿里巴巴國際站濮陽產業(yè)帶數字外貿專班正式開班,旨在通過AI技術、全鏈路數字化服務及全球貿易資源,助力本地企業(yè)突破傳統(tǒng)外貿壁壘。活動現場,祥龍石油宣布:公司致力于石油裝備出海,目前在中亞地區(qū)已經成功交貨,打通了通往中亞的石油裝備市場之路;阿里國際站是阿里巴巴公司國際貿易平臺,公司將借助阿里國際站及AI技術進入俄羅斯、中東、東南亞、非洲、南美洲等新興市場,同時也是公司從傳統(tǒng)制造向“數字化出?!钡霓D型邁出關鍵一步。
一、阿里國際站:全球B2B貿易的數字化中樞
作為全球最大的B2B跨境電商平臺,阿里巴巴國際站2025年已覆蓋230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擁有超2.5億活躍買家,日均交易額較2020年增長800%。平臺通過“貿易大腦”AI系統(tǒng)實現商機匹配、智能談判、物流追蹤等全流程自動化,并依托區(qū)塊鏈技術構建“信用護照”體系,使買賣雙方可一鍵查詢全球貿易信用評分,交易風險降低。
針對中小企業(yè)痛點,國際站推出“元宇宙展廳”“智能樣品間”等創(chuàng)新工具:采購商可通過VR設備遠程驗收生產線,利用觸覺反饋技術“觸摸”虛擬樣品,樣品郵寄成本下降70%。此外,平臺與多國海關系統(tǒng)直連,實現95%訂單“秒級通關”,并設立200余個線下服務中心,提供本土化運營輔導。
“2025年,國際站不再是信息平臺,而是融合交易、服務、金融、物流的全球貿易操作系統(tǒng)。”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表示,平臺已培育超50萬家年銷售額破百萬美元的中小企業(yè),并通過“碳中和貿易”計劃推動綠色供應鏈轉型,符合環(huán)保標準的產品可獲流量加權。
二、石油裝備出海:技術驅動與市場倒逼下的必然選擇
全球能源需求復蘇與“雙碳”目標壓力下,石油裝備行業(yè)正經歷數字化、智能化變革。在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(CIPPE 2025)上,智能鉆井系統(tǒng)、數字化油田解決方案等裝備成為焦點。例如,寶石機械展出的全球首臺1.2萬米陸地自動化鉆機,通過數字技術重構傳統(tǒng)鉆井模式,助力我國首口萬米深井“深地塔科1井”完鉆,為我國石油裝備出海提供了強力技術支持。
行業(yè)分析師指出,石油裝備出海具備三大驅動力:
1、技術升級紅利:中國企業(yè)在深井鉆探、智能壓裂等領域突破技術封鎖,產品性價比優(yōu)勢顯著;
2、市場結構性機會:中東、非洲、東南亞等地油氣開發(fā)需求旺盛,對定制化、高性價比裝備需求激增;
3、國家政策支持: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推動下,中國石油裝備出口額持續(xù)增長,營銷網絡覆蓋全球近90%產油國。
祥龍石油董事長表示:“傳統(tǒng)外貿依賴展會獲客,成本高且周期長。通過阿里國際站的AI關鍵詞優(yōu)化和RFQ(采購需求)匹配,我們可以精準觸達中亞、中東、東南亞買家,直接通過阿里國際站AI生意助手中的“商品運營助手、接待助手、營銷助手、風險顧問”,實現24小時無人化管理國際,提高國際貿易的成功率。”
數字化賦能:從“產品出?!钡健捌放瞥龊!?/span>
濮陽產業(yè)帶數字外貿專班首期吸引超百家企業(yè)參與,課程涵蓋AI外貿工具應用、跨境合規(guī)風控、綠色貿易認證等內容。阿里國際站數據顯示,2025年春節(jié)后一周,平臺訂單量同比大漲50%,其中歐洲市場增速達70%,中東、南美等區(qū)域需求激增。
三、石油裝備“出海”的可行性與必要性
1、可行性:技術實力與市場需求雙驅動
1)技術優(yōu)勢: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(yè)以自主研發(fā)、質量管控、全周期服務為核心競爭力。以寶石機械為例,其鉆機產品占據全球新增市場份額的30%,技術標準遠超國際API要求,并通過“三級服務體系”實現設備終身維護,贏得中東、北美等高端市場信賴。
2)數字化賦能:阿里國際站的AI工具可解決石油裝備企業(yè)海外推廣中的語言障礙、信任難題。例如,“VR Showroom”虛擬展廳和跨境直播功能,允許客戶遠程驗廠、實時查看生產線,增強采購信心。
3)政策與基建紅利:依托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中國與中東、東南亞等資源國的產能合作深化。如海隆石油通過政府搭臺的經貿對接會,成功中標阿聯(lián)酋6100萬美元訂單,并探索稅收優(yōu)惠地區(qū)的低成本出海模式。
2、必要性:全球化競爭與產業(yè)升級需求
1)市場拓展:全球油氣勘探需求持續(xù)增長,尤其在基建熱潮中的中東、拉美等地,機械設備采購呈井噴態(tài)勢。
2)品牌升級:傳統(tǒng)制造業(yè)需通過數字化渠道打破“低端”標簽。阿里國際站的品牌營銷工具(如直通車、櫥窗推薦)可助力企業(yè)提升國際知名度。
3)風險規(guī)避:平臺提供的關稅計算工具、智能履約方案及DDoS防護服務,能有效應對貿易摩擦與網絡安全威脅。
3、祥龍石油:從濮陽到全球的跨越。祥龍石油作為濮陽首家入駐阿里國際站的石油裝備企業(yè),計劃借助平臺實現六大突破:
1)精準觸達客戶:通過AI選品和智能營銷,重點開拓中東、墨西哥等新興市場,匹配當地基建與能源開發(fā)需求;
2)效率提升:利用AI一鍵生成多語言商品信息,將產品發(fā)布周期從3天縮短至1小時;
3)服務升級:依托平臺物流與金融服務,構建從訂單到交付的全鏈路保障體系。
4)技術降本:通過阿里國際站平臺直接與買家協(xié)同修改產品方案,研發(fā)周期縮短;
5)信用背書:借助國際站“金牌供應商”認證及歷史訂單數據沉淀,談判周期縮短;
6)生態(tài)協(xié)同:整合阿里物流與金融解決方案,洪災期間通過備貨融資保障交付,客戶復購率提升至65%。
“過去,我們需花費數月時間參加中國石油裝備國際展會;現在,阿里國際站的‘數字展會’和實時翻譯功能讓溝通效率指數級提升。”祥龍石油董事長還透露:祥龍石油計劃未來三年將海外營收占比提升至40%。
四、行業(yè)展望:數實融合重構全球競爭力
中國石油裝備行業(yè)正從“制造”向“智造+服務”轉型。CIPPE 2025展會中,濟柴動力推出的“內燃機智能運維訂閱服務”成為標桿案例,企業(yè)從賣設備轉向賣“預測性維護解決方案”,單臺設備全生命周期價值全面提升。
隨著阿里國際站等平臺加速布局Web3.0與物聯(lián)網技術,全球貿易的“數字基因”競爭將愈發(fā)激烈。阿里國際站張闊指出:“未來,誰能用好AI、區(qū)塊鏈和綠色技術,誰就能在全球供應鏈中掌握定價權?!睂τ阱ш栠@樣的傳統(tǒng)石油裝備制造基地而言,這場數字化出海革命,既是挑戰(zhàn),更是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歷史機遇。